關於穟穟念







關於穟穟念


在彰化縣芳苑鄉的沿海農村社區 / 永興社區


      在西元1731年,永興村位於當時繁榮的「三林港」,作為鹿仔港的外港,舳(ㄓㄨˊ)艫(ㄌㄨˊ)相屬,萬里連檣(ㄑㄧㄤˊ),極度繁榮。當時的平埔族「巴布薩族」在此種植原生高粱「番穗」。隨著水稻引進及民族遷徙,這段歷史逐漸消逝。

    直到2013年,人們在田野中偶然發現一株失落已久的原生高粱。為紀念這段曾消逝的歷史,將原本的番穗取名為「番穟」,並以紀念三林港的輝煌時光,取名為「三林穟」。

右圖.png

 

故事1.png

(民國102年)
發現的契機

永興社區的奇蹟,由一株偶然發現的農作啟動。發現早期作物番穗,社區理事長洪紳富決定復育,並名為三林穟。經4年農村再生計畫,成功融入社區,端午活動品嚐美味三林穟。東海大學學生打造獨特小花園,大葉大學謝玉玲老師編寫三林穟食譜。

民國109年,台中農改場確認三林穟是具備在地環境特色的高粱。目前,社區致力於三林穟的保種復育和知識育,成為這片土地上獨一無二的農村品牌。



備受期待的高粱

我們充分運用三林穟的各個部位,從種籽、莖桿到乾燥花。脫殼的種籽製成高粱米,可與混合煮食,或烘烤成香氣四溢的高粱暖暖茶。粉碎機磨粉後製成纖果棒,具膳食纖維與低熱量。三林穟富含膳食纖維、礦物質,且無質,未來將發無質烘焙食品。

透過甘蔗榨汁機提取高粱糖,計推出獨特風味的飲品。乾燥花成為手作的理想材料,實現整株高粱的全面運用,促進永興社區的永續發展。未來將結合食農育活動,打造高粱教育園區,傳遞高粱的營養與價值。

故事2.png

icon.png

| 生態夕陽三林穟
因為難得,所以珍貴

右圖2.png



/ 生態

位於芳苑鄉西側,與台灣海峽相鄰的潮間帶-芳苑濕地,擁有全台最大且寬達6公里的濕地潮間帶,紅樹林面積約27.6公頃,以海笳冬為主,次為水筆仔。紅樹林位於芳苑鄉二林溪出海口,生態資源豐富,為保育類鳥類大杓鷸、黑嘴鷗等鳥類重要棲地。

故事牆 沿革02.png


/ 生態

位於芳苑鄉西側,與台灣海峽相鄰的潮間帶-芳苑濕地,擁有全台最大且寬達6公里的濕地潮間帶,紅樹林面積約27.6公頃,以海笳冬為主,次為水筆仔。紅樹林位於芳苑鄉二林溪出海口,生態資源豐富,為保育類鳥類大杓鷸、黑嘴鷗等鳥類重要棲地。




/ 夕陽


芳苑鄉西側瀕臨臺灣海峽的海岸線,一直都是適合欣賞夕陽的地區。尤其每年進入夏末秋初的季節,那火紅的夕照更是迷人。






/ 三林穟

台灣原生種的高粱,其特性為富含礦物質、膳食纖維且低熱量。永興社區透過與政府申請計畫來推廣產業的發展,不只是開發出專屬於高粱的食譜,也透過種植記錄來了解高粱的差異性。並嘗試透過種植高粱來達到節水目的並減少碳足跡。

  ^ 
TOP